很多人出了校门就把学习扔一边,觉得学习只是为了混张文凭,找个工作。
他们可能觉得,既然已经开始挣钱了,就没必要再费劲学习了。甚至有些人觉得那些还继续学习的人,要么是被什么成功学忽悠了,要么就是想在人前装装样子。
这种想法其实挺普遍的,但也挺局限的。学习不光是为了考试和文凭,它其实是一辈子的事儿。在职场上,不断学习能让你保持敏锐,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抓住新的机会。
怕被人说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学习的一个原因。怕自己学不好,怕别人笑话。但其实,学习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强,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
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确实很重要,它能帮你起步,给你更多选择的机会。但真正的学习是从你开始工作的时候才开始的。很多人可能就是随便投简历,找个工资不错的工作,然后跟着老员工的样子,一天天混日子。他们也许能升职加薪,但这更多的是靠运气或者背景,而不是真才实学。
职场学习的必要性
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并不多。大部分工作需要的经验和技能,对机会的把握,以及做成事的关键素质和思维方式,都是出了社会后慢慢积累的。
如果一个人毕业后就不再自学,或者离开了学校那种有人告诉你该学什么、*着你学习的环境后,就不知道该干嘛了,那这个人就算起点再高,最后也只会平平无奇。学校给你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其实微乎其微。
没人告诉你该学什么,也没人*你学习。真正的竞争,不是在那些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上。一个人的聪明,也不只是体现在解决给定问题的能力上。
就像在田径场上,兔子肯定跑得比乌龟快,但如果是没有跑道、没有地图,到处都是迷宫和机关,兔子就不一定有优势了。学校和社会的竞争模式完全不同。
学校里是给你定好路线的比赛,而社会上是不确定路线的自由竞争——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没有老师催你交作业,学不学都看你自己。
当你发现每条路都走不通,又没人*你往前走的时候,能解决任务的能力重要吗?不是的,更重要的是你选择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你是否选择继续解决问题的毅力。
成为终身学习者
人类学习的历史可比学校教育悠久多了。早在学校出现之前,人们就通过语言交流开始了互相学习的过程。想想那些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人,他们就是最早的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是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你在社会竞争中长期来看最有用的能力。它能决定你比别人多付出多少有效时间,能遇到多少不确定的机会,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其他条件差不多,那么起跑点是0还是1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每年能进步多少,以及有多大机会遇到能让你一下子进步很多的机会。
毕业后,所有的观念都要重新塑造,所有的竞争都会以新的方式开始。别拿学校里的失败当借口,也别因为学校里的成功就自大。现在是个全新的游戏了。
(第1/1页/1160字/18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