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民间一直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在八月十六的时候看起来更圆更亮一些。
那么你知道月亮,自古以来有哪些雅称吗?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是:玉钩。
宋代诗人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中有曰: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意思是说:突然一阵冷风吹进了院子,天气变得清新凉爽,天空像水一样清澈,月亮像玉钩一样高高地挂在天上。
二是:玉京。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有曰: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意思是说:世间的纷扰和变迁不断,唯有悬挂天际的明月,历经无数岁月,依旧保持着它那恒久不变的光芒。
三是:玉轮。
唐朝诗人李贺的《梦天》中有曰: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意思是说:月光皎洁如玉盘,轻轻掠过湿润的露滴,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在弥漫着桂花香气的小径上,偶遇了佩戴着鸾鸟饰品的仙女。
四是:金镜。
宋代诗人晁补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中有曰: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意思是说:在青色的云层遮挡下,皎洁的月亮突破重围,宛如一面金色的圆镜,冉冉升起在湛蓝的夜空中。
五是:婵娟。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意思是说:但愿人们都能长久地享受安宁,哪怕身处遥远的两端,也能一同仰望那轮璀璨的夜空中的明月。
六是:明镜。
唐朝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中有曰: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意思是说:中秋佳节的八月十五,明亮的月光宛如一面高挂的明镜,照亮了夜空。而那浓浓的乡愁,却如同利刃般刺痛着心房。
七是:碧华。
唐朝诗人李白的《古悠悠行》中有曰: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意思是说:日暮时分,太阳总是沉没于西方的山峦之后,而那明亮的月亮,则夜夜如期而至,缓缓升起,照亮夜空。
八是:蟾盘。
唐朝诗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有曰: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意思是说:在中秋佳节,天空清澈透明,没有一丝云彩,众人抬头凝视着那轮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皎洁明月。
九是:冰魄。
宋代诗人曾觌的《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中有曰:霁天碧净暝云收。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
意思是说:晴空万里,天幕一片蔚蓝,云雾散尽,银月徐徐升起,宛如秋夜的寒光镶嵌在天际。
十是:望舒。
屈原的《离骚》中有曰: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月神望舒在前方引路,风神飞廉则紧随其后。
望舒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与月亮密切相关的神祇之一,被认为是月御,即驾驶月亮车辆的神。因此他也可以用来代表月亮。
(第1/1页/1120字/30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