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对信息进行真伪的判断?这非常考验人的能力。
判断能力总共分为六个层次:
一,从众判断。
二,利益判断。
三,情感判断。
四,真的判断。
五,美的判断美。
六,善的判断。
以董宇辉的丈母娘粉丝群体为例,90%以上都是从众判断。


他们并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人云亦云,只能被一些小领导利用,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成为舆论战中的炮灰,这个群体就是可怜虫。
比他们高一个层次的则是利益判断,只要你给钱,她就去攻击谩骂别人,即使被攻击的人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
再往上升一个层次则是情感判断,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话,你更相信谁?
这里面就带有一种感情色彩,同样以董宇辉为案例,不是有机土豆,但是以四块多钱一斤购买,他们认为值得,因为小领导们说董宇辉在助农,董宇辉只赚1%的佣金。
他们自己给自己增添一层爱的光环,用来麻醉自己,对于产品本身并不在意。

然后就是真的判断了。
现在新的知识越来越多,并且很多事是以前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
那么,你如何判断其是真还是假?
这就需要具备两种能力。
一种是归设性判断能力,一种是批判性判断能力。
例如,小领导们把董宇辉吹捧为圣人,是时代的楷模,是这个时代的一束光,纯洁又善良,而且拥有大格局。
你怎么去进行判断?
你得多方面进行求证,多个平台去进行了解,有可能获得相对比较完整的信息,从而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例如,为什么董宇辉争议这么大?支持董宇辉的是些什么人?他们有什么论据?
反对董宇辉的又是些什么人?他们又有些什么论据?
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参与这场辩论?
是因为有经济利益,还是因为价值观?
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有那么一群人,平台基本上没有发布什么作品,粉丝也没有多少人,但是点赞量特别多。
我们思考一下,给他点赞的是谁?他哪里来的点赞量?他发布的那些作品是优质内容吗?
而结果却发现,他们除了拼命地四处抨击别人,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内容。
甚至连网名昵称都奇奇怪怪,从来不敢露出真容。
这样的人,即使举着正能量的旗帜,你觉得他们能够是什么正人君子吗?
很多人都在说要打造个人品牌,却从来不说打造个人品牌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们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就会发现,做人的态度,做人的品格,才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核心!
人设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
(第1/1页/1068字/33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