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阵仗,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咳,夸张了,但那满城中国红,确实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氛围,搁古代,妥妥的“普天同庆”啊!
今儿个,咱就来聊聊这年味儿,到底是越来越浓,还是越来越“卷”了?
话说前两天我去电白城区溜达,那好家伙,人多得跟下饺子似的!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红灯笼挂得比树叶还多,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宫灯博物馆呢!
尤其西湖公园那条“红艳长廊”,啧啧,美得跟童话世界似的!
必须给工作人员加鸡腿,这审美,必须在线!
不过,话说回来,这热闹背后,也透着股“用力过猛”的劲儿。
你看那年货市场,人挤人,摩肩接踵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限时抢购呢!
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疯狂扫荡年货,生怕少买点就亏了似的。
各种春联、福字、窗花,琳琅满目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可仔细想想,这些东西,买回家之后,真有用吗?
还不是最后都堆在角落里吃灰?
这就像刘亦菲和孟子义,一个云淡风轻,一个恨不得把所有流行元素都堆上身。
你说谁更高级?
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啊,这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呗!
你看刘亦菲,往那一站,自带仙气,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她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这气质,真不是装出来的!
再看孟子义,恨不得把自己打扮成一颗行走的圣诞树,各种blingbling的,生怕别人看不见她。
这用力过猛的劲儿,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当然,咱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努力的人。
这用心准备年货、营造节日氛围,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嘛!
只是,这年味儿,不应该变成一种负担,一种攀比。
就像我碰到的杨大爷,老爷子为了过年,特意去理了个发,还穿上了新衣服,精神抖擞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去参加选秀呢!
他看着新挂的灯笼,乐呵呵地笑,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突然就明白了,这年味儿,其实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境。
现在这年轻人,过年都喜欢玩“云拜年”、“云聚餐”,虽然少了点人情味儿,但也算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吧!
毕竟,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很忙,能抽出时间陪陪家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啊,这年味儿,就像一锅乱炖,啥都有,啥都行。
有人喜欢大鱼大肉,有人喜欢清粥小菜。
但无论哪种,只要能吃出幸福的味道,那就是好年!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问:你记忆中最深刻的年味儿是什么呢?
是小时候奶奶做的饺子,还是爸爸贴的春联,又或者是妈妈织的毛衣?
说不定,还能找到和你一样“老古董”的人呢!
(第1/1页/1119字/47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