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全文(共2页)
众所周知,水分在人体的占比高达70%左右,其循环几乎可以说是统帅着整个身体系统。在大家的印象中,“多喝热水”似乎已经成为了万能养生之道。
但真实情况是:过量饮水对身体危害极大。本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喝水”到底有啥讲究?
01 水在人体的代谢过程
《素问·经脉别论篇》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简单理解一下大致就是:我们通过喝水将水分直接带入人体,水分到达人体之后便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一部分转化为血液输送到五脏六腑及全身的组织器官,一部分通过小便排泄出来,还有一部分通过皮肤出汗、呼吸等生命过程被消耗掉......
如果摄入的水分比较少,那相关的生命活动过程就会因为水分的缺失无法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摄入的量过多,对身体的代谢系统就是一种负担。总是有很多多余的水分留在身体里无法代谢掉,可能会导致水中毒、低钠血症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水跟其他营养物质一样,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饮水量大约为1600毫升左右。
且不同的体质、年龄、气候、工作量等因素也会对水分的需求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
02“喝水”注意事项
首先,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要及时更多地补充水分。
比如:运动的过程中大量出汗,很多水分和营养物质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夏季天气热,气温高,即使人什么都不干单纯坐在那里,也抵挡不住体内水分被蒸发;体型偏胖的人身体更容易消耗水分......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多给身体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其次,如果是湿气重的人,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度饮水,水进入人体之后也是“湿嗒嗒”的,如果本身就湿气重,再加上过量饮水,那对身体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消化不良的人要注意,吃饭时不要大量饮水,大量的水分进入胃里,会将胃撑大,影响其蠕动功能,更加影响食物的消化。
最后,喝水的时候尽量选择温开水,冷水进入人体不仅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还会影响部分脏腑的功能,热水则会对食道造成烫伤影响,温开水是最佳选择;
一般成年人的肾脏每小时的排水量大约是800-1000毫升,因此一次性的饮水量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数值;
喝水时要注意小口喝,循序渐进,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可以有效缓解口渴,也能避免大口喝水造成的腹胀打嗝等症状。
03 “每天8杯水”是哪8杯?
每天“8杯水”,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每杯水的量大约是200毫升左右,这样总量可以控制在1600毫升左右,刚好是我们人体每天所需要的量。
至于什么时候喝水,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如下:
第1杯水,早上起床后,空腹喝。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和呼吸,人体的水分处于被消耗过度的状态,这时候喝一杯温开水,不仅有利于补充体内水分,还可以清理肠道,缓解便秘。
第2杯水,上午工作前,为之后的专注工作做准备。
第3杯水,上午工作告一段落,午饭前半小时,补充工作过程中缺失的水分。
第4杯水,午休起来后,下午工作前,补充水分,促进消化。
第5杯水,下午工作中途休息间,补充能量,提升精神。
第6杯水,下班前,缓解疲劳状态,放松身心。
第7杯水,晚饭前后,促进消化,促进排毒。
第8杯水,睡前2小时,补充充足的水分,为睡眠做准备。
老年人身体相对较弱,除了补充充足水分,还要补充一定的营养,大家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1623字/114阅)
第页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