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各有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饮食习俗
1.吃春饼:在北京等地,二月二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鳞”,春饼通常与炒合菜搭配,将瘦肉丝、菠菜、豆芽菜等卷入春饼中食用,口感丰富。
2.吃面条:北方广大地区有二月二吃龙须面的习俗,长长的面条象征着龙须,吃下龙须面寓意扶龙须、沾龙气,祈求平安顺遂、福寿绵长。
3.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部分地区讲究吃“肉菜饺子”,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4.吃猪头肉:东北地区很多地方有此习俗,人们将猪头作为祭龙祭天的贡品,祭祀仪式结束后分食猪头肉,认为吃了能沾到龙气,带来好运。
5.吃芥菜饭:是浙江温州的民间习俗,相传春天吃芥菜可以治疗疾病,后来便形成了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理发习俗
在二月二这天,无论大人小孩,都有理发的习俗,孩童理发意为“剃喜头”,借助龙抬头之势,保佑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以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意为“剃龙头”,寓意着辞旧迎新,鸿运当头。
祭祀习俗
1. 祭土地神:南方“二月二”龙抬头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人们会携带供品至田间或土地庙,焚香叩拜土地神,祈求春耕顺利、秋收满仓。
2.祭龙神:是二月二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通过祭祀龙神,祈求其行云布雨,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其它习俗
1.采龙气:民间认为,太阳初升时是苍龙腾飞、阳气最盛的时刻,人们在卯时(早晨5-7点)起床,整理衣冠后立于庭院或窗前,面向东方缓缓吸气三次,可将天地间的祥瑞之气纳入体内。
2. 引钱龙:人们用灶灰从井边撒到家门口形成龙形,象征引龙入宅,驱邪避灾,保佑家宅平安。
3.敲梁头: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通常还要念吟唱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4.放龙灯: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海地区的习俗,在傍晚,人们用芦苇或秸秆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入河中或者湖泊中,以此照亮“龙”的路,许下心愿祈福。
(第1/1页/926字/38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