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到处都充满生机。然而每到春天,很多人都会哈欠连天,整天想睡觉。
其实是春困捣的鬼,因为春季天气转暖,皮肤毛细血管自然舒张散热,血液供应增多,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所以人体容易出现软绵绵、无精打采的症状。
一、多喝好水
尽量避免常饮蒸馏水(也就是纯水,它虽然不含任何杂质、无毒无菌的安全水。)但根据国内外的科学报道,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体弱多病、老人、孩子、孕产妇等。
可选择优质的天然水或天然矿泉水。
二、喝温水
很多人喜欢饮冰水。其实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温热水更为有益,温度大约是25-40℃。它的性质与人体细胞液非常接近,最易渗入细胞被人体吸收。经常饮用温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保持皮肤水分,使人容光焕发。
三、按需喝水
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春季干燥,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异,健康人可通过是否有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尿色深黄等信号来判断。比如,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多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说明可能水喝多了。
四、4个喝水最佳时段
春季春意盎然,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润肠、稀释血液的作用;午睡后;身体消耗了午餐摄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间喝一杯水,可起到防止春困、预防血粘的作用晚饭前喝一杯水,可以促进人体膀胱功能、排肾毒,还可预防结石等疾病;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可以养阴,防血稠。这是春季每天最佳的喝水时段,其余可按需补充。
(第1/1页/696字/27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