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没有谁能控制这一切的发生,但我们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
面对老天的安排,事好事坏,全看你怎么想;
对于他人的言语,理不理会,全由自己来定。
当你能够把注意力向内收,就没有人能够左右你的情绪。
3
心理学家达蒙说:
人类绝大部分的坏情绪,诸如愤怒、悲伤、厌烦等都是被动产生的。
如果不加以干预,人的情绪按钮就会被频繁触发,让自己活得十分痛苦。
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情绪呢?三个建议送给你。
1. 情绪防火墙(心理层面)
《乌合之众》里说:
我们总有个错觉,认为一切情绪源自内心,可事实是,心情好坏取决于人群中的暗示。
因为如果有人在耳边抱怨、发怒,你下意识就会代入对方视角。
于是在无形之中,你也会跟着生气,变得怨气横生。
而不想中招的办法,就是在内心筑起一道情绪防火墙,阻挡这种负面情绪干扰。
比如说,不停地默念“与我无关”。
通过这种心理暗示,你就能将外界与自己区分开来。
多在意自己,少关注别人,才能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2. 认知杀毒法(认知层面)
所谓认知杀毒,就是用更高的认知,去勘破他人有毒的话语。
因为生活中,总是有人不怀好意,用言语激怒你,影响你。
若是你认知不够,不进行辨别,你就轻易就会上钩,被人操控情绪。
正如网上的一句话所说:
真正的冷静不是压抑怒火,而是看透火焰背后的氧气来源。
一个人若是看透了问题的本质,情绪就不会轻易失控。
因为认知提升了,你就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多维度看待世界。
有人出言不逊,是为了挑衅你,*你犯错;有人恶意攻击你,是因为见不得你好。
一旦洞悉了真相,杀死了言语之毒,你自会一笑而过。
所以说,面对外界的纷扰,与其一味压抑情绪,不如修炼认知。
当你能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他人,审视自己,再没什么人和事值得你动怒。
3. 行为隔离法(物理层面)
假如有人要用木棍攻击你,你会怎么办?相信大家都会远远的躲开。
同样,有人要触发你坏情绪时,你也应及时远离。
这就是行为隔离法。
生活中遇到冲突时,总有人认为退让、走开就是认怂。
但实际上,这不是逃避,而是止损。
要知道,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再怎么硬扛,你也会越来越虚弱。
与其纠缠不休,点燃自己情绪,不如隔离分开,平息内心躁动。
就像古话说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清。不见眼前的烦心人,坏情绪自会跟着中止。
▽
作家卢熠翎在《是谁触碰了你的情绪按钮》中说:
层次越低的人,越会被自己不能掌控的事物、不能掌控的人控制情绪,只能被动地痛苦、被动地生气、被动地落寞。
但现实是,你无法控制外界,却可以控制自己。
在面对别人的情绪攻击时,先理性分析对方的目的。
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必理会;让你不疼不痒的话,不必入心。
当你隔绝掉不必要的坏情绪,就会发现,生活中根本没有那么多让你冲动的事。
返回帖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