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挑战与不如意,而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走向。有人常说,“人,越计较,命越不好”,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计较之心对人生命运的负面影响。人生苦短,若事事计较,不仅会让身心俱疲,还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相反,拥有宽广的心胸,不计较得失,反而能成就更加美好的人生。
《新唐书》有云:“世上无难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烦恼,往往是因为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意义的计较上。其实,若能打开胸襟,不去计较,便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正如*所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厚道,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因为他们深知,越付出越拥有,与人方便,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福报。
历史上,狄仁杰就是一个不计较得失的典范。有一次,他奉武则天之命去办差,因着急赶路,与随从在一家小摊吃早饭。由于早上生意火爆,他们等了半天才等到一个空桌。伙计忙碌,来不及收拾,随从便亲自动手。这时,一位乞丐出现,声称自己的饭还没吃完,就被收拾了。随从提出再买一份赔罪,但乞丐要求一两银子作为赔偿,这明显是不合理的。狄仁杰见状,却示意随从给乞丐一两银子,说:“确实是我们不对。”狄仁杰的宽容让乞丐也感到意外,而他自己则继续赶路,仿佛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狄仁杰的这种不计较,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与胸怀,也让他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得以顺利完成差事。
然而,生活中总有人因为计较而失去更多。那些看似通过计较得到了一时利益的人,往往会因为计较之心而失去更多长远的机会和福报。正如那个乞丐,虽然从狄仁杰那里得到了一两银子,但他的计较心理却会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失去更多。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道理所在。
吕端的故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他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因政见独特而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贬还乡。面对这一变故,吕端却表现得十分豁达。当地官吏和豪绅得知他被贬后,纷纷前来拜访,重金厚礼相待。但当吕端当众言明真相,说自己只是被贬的草民时,这些人又立刻变脸,甚至出言讽刺。不久后,吕端官复原职,那些曾经讽刺他的人又纷纷前来奉承。吕端却一笑置之,说:“现在我又官复原位,更该造福乡里。”吕端的这种不计较,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专注于国家大事,为朝廷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佛家思想中,计较之心被视为一种执念和束缚。佛家倡导“放下”和“随缘”,认为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正如《菜根谭》所言:“世亦不尘,海亦不苦。”人生在世,若能少去计较不好的方面,便能收获更多的福气。计较之心就像一把锁,锁住了我们的心胸和视野,让我们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好的未来。
儒家也强调“厚道”和“宽容”。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同时,儒家还倡导“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在计较与宽容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和谐美好。
总之,人生无需过多计较。计较越多,痛苦越多;计较越少,福气越多。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执念,以宽广的心胸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如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抱幸福和美好。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命运都是由自己造就的。”不与他人计较,我们的福气会越来越多;相反,若过于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因此,让我们学会放下计较之心,以一颗宽容和智慧的心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吧
(第1/1页/1451字/24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