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正文】
云南的粽子款式馅料多,除了常见的各类粽子之外,还有竹筒粽子、狗腿粽子等,在端午节,云南定是吃粽子的天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云南红河元阳县乌河湾河坝的傣族欢度一年一度“粽包节”的日子。这一天十一点以后,参加粽包的元阳傣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未婚的小伙子们手拿粽包,欢欢喜喜朝老丙大龙潭大芒果树下的草场聚集。
粽包是用粽叶、竹叶或苞茅草叶把掺拌着花生、腊肉、紫米(有的还放一段半指长的木姜细枝条)、糯米,用这些叶子把米包裹成三角形或圆柱形、雀鸟形,然后用水煮熟食用,粽包味美清香、爽口,非常好吃。
相传,有一对红河元阳傣族男女青年,从小青梅竹马,在一起长大,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但双方的父母却都不同意这门婚事,硬要把他们拆散。这对相爱的人忧郁成疾,双双死在老丙大龙潭。为了纪念这对追求幸福的男女青年,每年的五月初五,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举行粽包节。让青年们选择自己理想的情人,结成幸福的恩爱夫妻。
端午节是彝族的都阳节,彝族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传说古时有一年天气炎热,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们惊恐万分。江边的汉族兄弟听说后就把端午节采的菖蒲、艾叶和雄黄送上山,用药给老人洗疮,用雄黄酒给阿依擦身,不几天,人们的病全好了。后来,彝族人备了厚礼下山感谢汉族兄弟。汉族人告诉他们说,端午节的草药能治百病,还能驱邪。
从此,彝族也过起了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彝语把“端 ”念成了“都”,所以将端阳节叫做“都阳节”。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带上酒和培培肉,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话题讨论】
1.你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2.你们端午节有什么节目呢?
【话题团成员——洛冰捷】
(第1/1页/987字/88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