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言多?就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要评价。
朝堂之上,总有人对每道奏章都要发表见解;官员聚会时,总有人要抢着展示学问;宫廷宴席上,总有人觉得不说几句诗词就显不出才华。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叫赵括的将军,从小熟读兵书,口才极佳。他喜欢在人前谈论兵法,什么都敢评价,什么都要指点。无论是孙武的计谋还是吴起的战术,他都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起初,大家都认为他是军事天才,连赵王也对他刮目相看。但他的父亲赵奢却忧心忡忡,对妻子说:"此子只会纸上谈兵,若真让他领兵打仗,必败无疑。"
果然,长平之战中,赵括接替廉颇为将。他自恃口才了得,轻视敌人,结果中了白起的埋伏,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命丧战场。
"言多必失",这四个字真是至理名言。话说得越多,露出破绽的机会就越大;评价得越频繁,得罪人的概率就越高。
智者寡言,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想法,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们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表达,而在于选择沉默。
(第1/1页/431字/24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