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两年,“天价雪糕”成为一个话题,动辄十几块到几十块的雪糕,和“普通雪糕”一起躺在店家的冰柜里,让你顺便拿一个去结账时,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但此时已经不好意思再放回去了。
【正文】
这个夏天,雪糕相关的话题也屡屡登上热搜。#雪糕刺客# #不要随便拿不认识的雪糕#等等,不知道是“雪糕焦虑”了还是雪糕让人们焦虑了。
人们用“刺客”来形容价格高昂的雪糕。“刺客”的特征是“潜伏”“等待致命一击”,还可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大阴谋。这样的描述,对那些昂贵雪糕厂家似乎不友好,但是也反映出了某种让人尴尬的现实:除了价格,它们在别的方面还没有脱颖而出。
客观地说,价格高的雪糕自然也有它的理由。我们小时候吃的冰棍儿,只卖5分钱,它的成分就是水和糖精,连一滴牛奶都没有。后来有了更高级的“雪糕”,不仅有牛奶,还有了各种风味,价格当然上涨。
现在的高价雪糕,认真看原料提示的话,成分和过去两三元的雪糕确是有很大不同。更好的牛奶和奶油,也有真正的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风味),现在人们是真的在“吃雪糕”。过去吃冰棍儿为了降温,现在的雪糕,需要注意的则是它的热量。
但是,仅仅是“成分升级”还不能充分说明它的价格合理。动辄二三十元一支甚至更贵的雪糕,显然在品牌宣传方面投入很多,厂家努力宣传的重点,其实是造成一种“人群的区分”:吃这一款雪糕的你,是与众不同的,有着更好的品味。可想而知,雪糕的“价值”何在。
【话题讨论】
1.雪糕”刺客”你被刺痛了吗?
2.雪糕“刺客”你遇见了哪些?
【话题评论员——许不离】
(第1/1页/689字/51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