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似乎如影随形。然而,焦虑虽为正常现象,但任由其发展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如前段时间所读的一本书中提到的,我们的大脑对负面情绪更为关注,所以必须学会转移注意力,不然就会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沼。当我们把焦点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时,精神状态将得到改变。以下是心理学总结的11条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做到的有助于减少焦虑的建议。
一、喝一杯茶
红茶和绿茶中的L - 茶氨酸这种氨基酸,能够刺激α脑波,让大脑达到平静又警觉的状态。当我们坐下来,享受着茶的温暖与周围的安静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的激情是什么?”这一杯茶,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内心探索的引导。
二、在一处流水前坐下
如果能在有着优美风景的湖泊、溪流或者海洋前坐下自然是最好的,但小型的室内瀑布也有同样的效果。哪怕只是观看水流的图片,也能抚慰身心,激发α脑波,从而缓解焦虑,让人感受到轻松舒适。此时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将时间腾出来给自己?”流水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思考如何为自己留出一片宁静的空间。
三、摇一摇雪景球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雪景球(用美胜瓶装满水和小亮片)是件很有趣的事。压力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而雪景球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像所想的那样无能为力。当看到“雪花”飘落,把焦虑想象成这些尘埃般落地的雪花。由于大脑先关注消极思维,让消极思维像雪花一样落下,就能腾出空间给积极思维。在摇雪景球的时候,问问自己:“我的生活存在哪些我从未想过的可能性?”并且要每天进行这样的放松练习,以避免压力基因导致慢性病,同时增强健康的神经通路。
四、观看一群鸟列队飞行
当一群鸟从头顶飞过,它们完美保持彼此间距离的飞行姿态令人着迷。观看这样的场景会使我们集中注意力,精神得到放松。鸟能凭借内心罗盘指明的路飞行,而我们在静止状态下观看时也能获得一种启示。问问自己:“对现在的你来说,哪条路是正确的?”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自身方向的思考。
五、经常和快乐的人在一起
快乐时身体释放催产素,笑能宣泄压力、建立人际联系并增加α波。大脑会模仿他人的情绪状态,所以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更容易快乐。问问自己:“让你开怀大笑的事情是哪些?”这有助于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快乐源泉,从而减少焦虑。
六、慢慢咀嚼食物
种类齐全的食物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和营养,而且食物质量提升时思维更倾向于快乐的内容。慢慢咀嚼食物,不仅能品尝到食物微妙的味道,还能让我们在进食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感受。问问自己:“当我吃完某些东西的时候,感觉是怎么样的?”这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关照。
七、定期运动
运动对稳定情绪、强健肌肉以及让身心愉悦有着重要作用。在稳定心态和消除焦虑方面,运动比安慰剂或抗抑郁药更有效。每周进行3次有氧健身和举重运动能规避焦虑和压力风险。问问自己:“运动之后的感觉有多棒?运动一次花多长时间?”这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运动的益处。
八、晒晒太阳
身体能发出反映健康水平的光子,而阳光能促进光子产生并增加维生素D。现代人大多在缺乏自然光的室内工作和生活,不运动的人更易产生焦虑和压力且缺乏维生素D。在阳光里散步会让人感觉更快乐,身体得到滋养。问问自己:“在阳光里散步之后,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阳光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九、以激励思想和感恩之情作为一天的开端
以这样的内在状态开启一天,能让其成为积极的向导。多去关注生活中的“馈赠”,将意识转移到美好的事情上,这样当灵感出现时,能帮助我们超越焦虑。就像J.K.罗琳因突然的灵感完成了《哈利·波特》的创作一样,对一个想法的痴迷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每天冥想
任何形式的冥想都有益处。冥想可以让我们在焦虑思想试图扎根脑海时保持身心平静并驱逐它们。研究表明,冥想会刺激多种生理反应,如交感神经系统镇定、血压降低、免疫反应增强等,也会带来心理变化,如减少发怒、增强怜悯心等。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冥想一个单词来获得内在资源。问问自己:“哪个冥想单词对你最有效?”这有助于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冥想方式。
十一、将身体变成个人的生物反馈系统
每天定时进行几次自我检查,例如在早上1点、中午2点、下午4点。在压力思维和身体紧张感失控之前发现状况,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运用前面提到的练习让自己保持清醒和稳定,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问自己:“当我允许焦虑思想在这些特定时间里消失时,消失的焦虑思想有哪些?”这是一种主动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及时调整状态,减少焦虑。
这11条心理学建议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减少焦虑的方法,如果能将它们融入日常生活中,相信焦虑将逐渐远离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
返回帖子首页